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
胆道蛔虫症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,以青少年较多好发于农村地区。临床表现常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类似,如急性胃炎、胰腺炎、胆结石等,鉴别较困难。单用西药镇痛解痉,有掩盖症状以致贻误诊断之患;单用中药有煎药费时,服药较困难的缺点。在诊断明确时,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,可以取长补短,既能消炎利胆,扶正固本,又能解痉止痛,驱除胆道蛔虫,为此,越来越多的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。
胆道蛔虫症属中医“蛔厥”。多由饮食不洁、寒温失常,致通降不利、蛔虫扰动、入窜胆道;或脾失健运,致水湿内聚、湿郁化热、湿热熏蒸入胆道所致。治则是以中药温脏安蛔,解痉止痛,消炎利胆,使蛔虫退出或把死蛔虫排出胆道。驱蛔以中药为主,辅以西药加强驱虫,同时选用针灸通络止痛。
郑文杰[1]报道:针刺迎香穴治疗胆道蛔虫症是通过针刺使胆道运动,对胆道oddi括约肌活动的调节,缓解胆道的痉挛,以利于蛔虫排出。同时,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抗炎,镇痛。李君等[2] 在运用西药抗炎、解痉、止痛的同时,配合中药验方加味乌梅丸治疗,收效良好。加味乌梅丸能杀虫安蛔,缓解平滑肌痉挛,抗菌消炎利胆,因而能有效解除临床症状,达到治愈或好转的目的。该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比单纯西药疗效显著,且使部分患者免除手术之苦,疗效确切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张永智[3] 、尹超[4]采取中药乌梅丸方、四逆散加减和蛔净汤加减,配合西药治疗胆道蛔虫症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。种种临床实践说明,临床中西医联合治疗胆道蛔虫症效果确切,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。